步兵武将的加点需优先服务于其核心职能。若为防御型前锋(如刘备、黄忠),全加防御属性是主流选择,高防御能有效吸收普攻与主动战法伤害,配合健卒不殆垒实迎击等减伤战法,形成铁壁效果。例如黄忠携带步步为营时,防御加点可逐回合叠加免伤比例,显著提升生存能力。若为输出型中军或大营(如关银屏、庞统),则需根据战法类型选择:物理输出武将(如赵云)主加攻击,谋略输出武将(如步诸葛亮)主加谋略。特殊情况下,如战法效果不受属性影响(如曹操的魏武枭雄),可灵活选择加速度或防御以适配队伍节奏。
速度属性常被忽视,却是决定战局的关键。辅助型步兵(如庞统、步诸葛)需通过加点或宝物调整速度,确保先于核心输出释放战法。例如庞统佩戴浑水摸鱼时,速度需高于己方主力输出,才能提前控制敌方并创造输出环境。对于依赖主动战法的武将(如张宁),速度加点可抢占先手,使黄天余音的属性窃取效果在敌方行动前生效,削弱其输出。步兵队伍中若存在神兵天降大赏三军等指挥战法,携带者需通过速度加点确保增益覆盖全队。
在特定阵容中,步兵需兼顾多维度属性。例如攻防平衡型加点适用于前期开荒,如曹操可分配攻击与防御各半,既能承伤又能补足输出。部分战法(如兵无常势)提供全属性加成,加点可侧重短板属性:谋略偏低的物理武将(如群吕布)可补谋略以应对策略伤害。攻城属性对步兵同样重要,专精拆迁的武将(如SP张奂)需主加攻城,但此类情况较为罕见。